特级教师黄玉峰的19条心得体会

本文搜集自网络,本人转载自师问。从文章中看,也是转载而来,原题目为《教学:“放羊”有什么不好?这要看把羊放到什么地方》

各位语文老师,你会在课堂上花多少时间让孩子读课文?你会留多少时间让孩子自己阅读?你又会给孩子多少课外延伸知识?

总是感觉课堂时间不够用,总是感觉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够深,总是感觉自己的力量那么渺小,不足以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你还这么认为,不妨看看特级教师黄玉峰的19条心得体会吧!

黄老师说:“有人批评我的课堂教学是“放羊”式,“放羊”有什么不好?这要看把羊放到什么地方”黄老师说:“我有时也“灌注”,“灌”也没什么不好。”……在这里,你会知道,原来语文还能这么教!

1. 有人批评我的课堂教学是“放羊”式,“放羊”有什么不好?这要看把羊放到什么地方。如果是放到水泥地上,那羊只能饿死;但如果是领到水草丰茂的原野上,羊自己就能吃得肥肥的。

2. 我有时也“灌注”。“灌”也没什么不好。教师把自己读书所得,有激情地灌给学生,学生在很短时间内领悟到一些什么,为什么不可以?

3. 在所有能力中,记忆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强化记忆力最基本的办法是诵读。诵读不仅为了积累,为了形成语感,而且也是为了训练记忆力。有了好的记忆力,将受用终生。

4. 语文不能只讲语言文字,必须包容文史哲乃至科学艺术等等,离开这些内容,语文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5.人们往往觉得语文课时少,抓紧时间讲深讲透还来不及,怎么还能让学生自己看?这是一种误解。越是时间紧,越是浪费不起,越不能由老师一味喋喋不休。书要自己读,别人是不能代替的。好的老师的作用在指导、点拨。

6. 我既然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失误在“不读书”,那么,纠正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好好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人文精神,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也就是说,把学生带到语言的海洋中去,让他们自己弄潮击水,学会游泳。

7. 我的改革实践主要是从教材教法两方面进行的。我首先是把那些平庸之作剔除掉,同时增添大量名家名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走近大师。在教法上,我也有所突破。所谓教法,其实就是学法。我的原则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我较多地让学生自己读书,一堂课,我讲的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每周还有一两节阅读课让学生到阅览室自学,有计划开书目让他们读。学生读有所获、学有所得后,再上台谈体会、交流,如同开记者招待会。

8.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文化学旅,也是我班的一大特色。通过旅游,同学们与古人、名人、伟人的距离拉近了,对他们的诗文著述有了直接具体的感受。人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

教师:从一个“知识点”的贩卖者变成一个引路人

9.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带了三年的学生,言谈举止、思维方式会跟自己很像。可见,教师自己就是一本教科书,学生翻阅三年,自然深受影响。

10. 教师除了要好读书,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更要紧的是要有人格魅力,不要跪着教书,而要堂堂正正站在三尺讲台上,活得像个人。

11. 教师还要有眼光和魄力,不断向学生推荐当代的精品。

12. 要承认我们不如学生,我们要不断地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教师只有保持自身的开放性,才不致枯竭和落伍,才有资格为人师。

13. 改革对教师自然也是一项挑战。教师有一个角色转换过程,从一个“知识点”的贩卖者变成一个引路人,要给学生分析讲解、推荐书目、指导阅读、点拨启发、修改论文,不但要有广博的学问,更要有人格的力量。

学生:把学生培养成爱买书、会买书的人,这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14. 可怜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为何“吃饭”,“饭”里有什么营养成分,可就是没有真正扒几口!无怪乎到头来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偶尔有几个稍稍健壮的,也是得益于课外,自己吃的。

15. 学生思想很活跃,记忆力很强。不要扼杀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禁锢他们的个性。

16. 把学生培养成爱买书、会买书的人,这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17. 学生的阅读潜力不可小觑。不要担心他们读不懂而过分迁就他们的阅读兴趣。要让他们深刻,他们也完全可以深刻。

18. 学生的习作应该有一块发表园地。有了这一园地,既可以促进学生读书写作,又可以把他们的成果积淀下来。学生每办一期《读书做人》,在读写与做人上真的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19. 爱学生,与他们做朋友,你会从他们身上获得很多,并反过来促进自我的完善。

 

刘三女牙:有关“停课不停学”的几点思考

一、“停课不停学”,是促进教学变革、开展教育创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停课不停学”不是、也不应该是传统课堂简单的线上搬家,需要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实践者深入地思考,真正推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物理空间(如传统的课堂)和信息空间(也就是网络空间)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情制宜地开展教学,这既是面对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在特定情况下的不可替代的应急之举,也是面对未来,重塑教育,创新教育,助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机遇。

二、“停课不停学”,是开展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重要社会实践

“停课不停学”,需要学校、家庭和学习者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者,更需要老师、家长的全员参与,共同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才能保证学习效果。“停课不停学”的学习内容也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学科知识,学校和家长更应该结合当前特定的情况,融入生命教育、爱国教育乃至爱的教育,变被动为主动,将“停课不停学”变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一次重要社会实践。

三、“停课不停学”,是面对困难和问题、完善教育治理的重要契机

“停课不停学”是特定情况下的应急之举,存在困难是正常的,可以预见,在后续推进中还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一方面,要正视困难和问题,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在守住教育目标底线的前提下,允许百花齐放,因地制宜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视困难和问题为财富,反思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补短板、强弱项,将“停课不停学”转变为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契机。

四、“停课不停学”,是加速科学理论的突破、教育科技革命的助推器

“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技术依托是信息技术,核心的教学空间是信息空间。作为特殊时期超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很多始料未及的技术问题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问在线学习基本规律等科学问题,成为当前开展“停课不停学”的重大技术和理论挑战。这些挑战已经引起教育领域和科技领域的管理者和研究者的思考,基于当前实际需要,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目标,需要进一步梳理科学问题,推进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等)的双空间融合(物理空间+信息空间)新型远程教育教学环境构建、关键技术攻克和基础教育信息科学问题突破。“停课不停学”将成为加速科学理论的突破、教育科技革命的助推器。

作者介绍:刘三女牙: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教育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吴砥:在线教学更适合以“学”为主

延期开学期间,为回应社会对当下教育问题的关切,指导学生居家学习,各地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开展了“停课不停学”工作。“在线教学”作为该工作的重要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有不同声音。我们需要认识到在线教学更适合以“学”为主,必须坚持教师线上指导与学生居家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才能真正达成目标。

延期开学期间,为回应社会对当下教育问题的关切,指导学生居家学习,各地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开展了“停课不停学”工作。“在线教学”作为该工作的重要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有不同声音。我们需要认识到在线教学更适合以“学”为主,必须坚持教师线上指导与学生居家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才能真正达成目标。

第一,在线教学不应是传统课堂搬家。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在线教学需要在校园外依托互联网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紧密融合。由于师生不能直接面对面,课堂教学场景发生变化,不能简单将传统课堂照搬到网上,应根据新的空间情景、新的教情学情创新教学方式,避免“以教为主”的网上“满堂灌”方式,否则无异于用线上课堂的短板去对应传统课堂的长板,实际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在线教学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随时随地的支持服务,提供针对性的泛在学习支持。

第二,在线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在线教学的优势和局限使其更加适合于以学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的模式。由于学生拥有在线学习终端,可以很方便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合作探究,除了教师授课答疑之外,同伴互助也是重要的途径。教师应为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制定详实的学习计划,布置适合的学习任务,设计合理的练习评价,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跟踪学生学习进度和效果,针对性开展在线辅导和问题解答,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上主题活动,探索“停课不停学”的人文新生态。

第三,在线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用“网上打卡”“线上接龙”、上传学习视频等形式去管控“课堂考勤”。要让学生树立起在线学习也是“正式课堂”的认识,帮助学生设定合适的整体和阶段性学习目标,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日程安排表,培养其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要构建起线上班集体组织,发挥班级学习社群的作用,通过平台数据公示等途径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运用互联网社交工具,实施家校共育,共同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以学为主”有利于合理利用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已超过98%,半数以上的学校建有无线校园网,超过93%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尤其是近年来建设的国家、地方教育云平台,在应对此次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以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要想支撑中小学校“全民直播”仍是不堪重负。当前,各地在线教学直播课中出现的卡顿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提升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支持能力来解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改变在线教学模式,如果大家都偏重“以教为主”的直播课堂方式,就必然造成潮汐式的超大流量拥塞,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推行“以学为主”模式,也有利于合理利用教育信息基础设施资源。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还很严峻,尽管各地在开展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还是取得了较好进展。为更顺利推进“停课不停学”工作,我们应把在线教学的重心从“以教为主”逐步转到“学教并重”“以学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介绍:吴砥: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区校教育信息化评价、师生信息素养评价、教育信息化标准

郭绍青:在线教学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理念,通过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重大举措,但要保障在线教学的质量,难点在于如何教与如何学,实现教的有效、学的主动。

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理念,通过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重大举措,但要保障在线教学的质量,难点在于如何教与如何学,实现教的有效、学的主动。对教师而言,面对面课堂教学的经验、模式与方法,如何向网络教学迁移是重点,是照搬还是改造,是课堂搬家还是重新设计。在线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是把功夫放在如何讲得更好上,而要把功夫放在让学生如何动起来、做起来、讨论起来,教师的角色如何从单一的讲授,走向设计、指导、帮助、干预等多元化角色。对学生来讲,从面对面课堂教学的被动听讲到教师网络视频讲授的被动看与听,可能是学生最反感的事情。在没有面对面环境中强约束的情况下,一定比例的学生出现智能终端在线、人不在线。人在终端前,手和脑干其它事的现象是难以控制的。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与互动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在线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发生是在线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线教学要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战略要求。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互联网+教育”是要推动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与学习方式变革。在线教学作为“互联网+教育”具体表现,不是没有了课堂,而是把面对面的课堂,迁移到互联网上形成虚拟课堂。在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教学,要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活动的合理化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线教学活动设计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义了学生学习质量的内涵,学生通过学习要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与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活动共同完成。具体到数学、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获得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在学习、沟通、合作、问题解决、探究等通识能力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在进行在线教学过程中,不能以知识的学习为唯一的教学设计目标,而是要全面考虑对学生学科知识、学科关键能力与通识能力的系统化养成。

二、在线教学要体现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在线教学跟课堂教学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不能面对面,教师对学生在物理空间中的强制约束力会降低。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设计,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够发生。单元或主题是当前中小学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教材的一个单元或整章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整体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制定学习目标、细化教学任务并设计学习活动、规划小组学习组织与管理、预设学习过程问题与干预策略、网络技术资源选择与利用、制定分享与评价策略等。在单一学科教学设计中单元教学设计与主题教学设计基本相同,但在综合实践、创客课程等需要多科学知识与能力来解决复杂问题、劣构问题、探究活动等的教学设计中,更多采用主题教学设计的概念。例如:针对当前疫情,它对人类是一场灾难,但也是一个情境化、真实性与综合性的教育主题。初中和高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主题,并采用项目学习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设计。

(1)项目主题:2019新型冠状病毒危害与防控

(2)学习组织:4-5人小组

(3)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病毒学专家小组、社区管理小组、医疗小组、政府官员等,从不同的角度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危害与防控》的问题展开研究,当然学生也可以在这个框架内自己选择研究方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制作展示作品、进行全班分享、进行在线点评、教师总结引导等。同样的主题针对初中、高中生都可开展,但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会存在不同。同样主题、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引导性的问题支架都会使同一个主题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4)教学支持团队:由数学教师、生物教师、政治教师、信息技术教师、有能力的学生家长等组成,综合性主题需要多学科教师的共同参与指导,当然一位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与能力也可独立完成。

(5)技术环境与学习活动支撑: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在线讨论社区、微视频制作工具等支撑相应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上述各个教学环节中,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撑。例如:在研究计划制定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在线视频会议及在线文档协同编辑功能开展小组活动。

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来看,上述这个案例能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理性思维、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进行培养。从学科教学角度,案例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生物与医学法律法规等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信息鉴别能力得到提升,小组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培养与训练。

三、在线教学要发挥教师教学共同体的作用

网络能够更好地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教师教学共同体。同一个学校的教师、同一个教研室都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动态的组织与协作,协同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工作。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组建网络教学共同体,利用可获得的网络平台共同进行在线单元教学设计,教师的网络协作活动的体验本身就能够向在线教学过程迁移。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们多问几个行不行,可能会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选择与运用:这个内容让学生独立学习行不行?给学生一些数字教育资源支撑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任务行不行?提供问题支架让学生小组完成给定的任务行不行?等等。要明确尽管学生有学习能力,但会有学习困难,要尽量通过学习活动设计让学生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得以发生,让学生思维转起来,交流、分享等活动开展起来。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教学共同体能够把面对面教学物理班级在网络上解构、形成虚拟的学习班级,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学共同体在进行在线教学活动设计时,需要同步考虑平台、知识类数字资源、教学工具软件(如:智能组卷工具)、虚拟学习资源系统、视频会议等交互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要设计好、实施好在线教学,前提是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相信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素养比单一的教师能力强。教师教学共同体要把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调动单元、主题的选择与学习活动设计上。例如:针对小学生可以设计一个主题——《成语故事大展播》,让每个学生讲一个成语故事(学生读书、查阅资源,不认识的字词可以使用字典或电子字典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录音上传、制作成微课或微视频(在线制作工具很多);学生分成小组,在组内分享,进行点评(视频会议、在线交流社区都可支撑);每天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位学生给全班分享,当然是要本人讲出来(通过在线视频会议);可以做一个全班的在线展示区,学生选择评价其它小组的5个作品(要求表扬两点以上、提一条改进意见)。这个案例说大了是传统文化教育,说小了是成语数量的积蓄。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沟通、语言表达、信息素养等会得到培养。

四、让学生学习共同体成为在线教学的主角

微信是大家都熟悉的在线交流社区,在一个微信群中如果只有群主发信息,得不到其他群成员的任何参与互动,不用三天群主也就无声了。交流、互动、分享、评价、评论、赞美等是维持在线活动的要素,在线教学也是同理。学生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外来词,用中国传统概念来说就是学习小组,培养小组的自我约束力、文化氛围、习惯、效率等非常重要。2008年,在西宁某小学,笔者跟一位教四年级的语文教师共同设计一节语文课,提出是不是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进行相应资源收集、整理,并在组内分享。教师认为他的学生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技术环境。当我们进入教室,询问学生有几个QQ群时,学生们告诉我们,他们班级学生几乎都有QQ号,并且建立了几个群,其中一个群的群主(学生)告诉我们,他们的群是研究兵器的,他们分享图片、资料,进行讨论,且在这个群中还有别的班级的学生。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是自发的、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管理规则,他们会辩论、分享、竞争,学习了大量国防与军事知识。笔者经常会想到这个案例,如果是教师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知识教育,会怎么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在信息时代,教师们要相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只会比我们高,他们的技术知识与能力更多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获得的,他们能够更好地驾驭技术为自己服务,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学生的技术能力,引导他们更好地利用技术环境支撑学习活动的发生。学生学习共同体仅仅是一个学习组织,这个组织可以在线上,也可以在线下。在学习组织建立初期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组织与干预,让学生有明确的主题,轮换主持人(召集人),让每个成员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成员要学会鼓励、表扬、建议等沟通技巧,给出问题支架引导讨论的深入等。

让学生动起来,就不能是教师讲、学生听,通过针对性的单元或主题设计,合理地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发挥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进而让学生主动学习。教材是精选出来、系统组织的材料,平日教学中可以认为学生跟着教材走,学习会更有效。但在疫情时期,一段时间内,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选择多样化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习。例如,《中国新型冠状病毒与美国流感病毒防控能力比较研究》《三国演义阅读与分享大论坛》《介绍一位中国古代皇帝》,实际上我们可以设计许多能够引发学生学习、交流、辩论、思辨的主题,使学生从被动听说,走向主动的合作、探究。

作者介绍:郭绍青: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

祝智庭:正确认识与做好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

面对疫情期间学生无法按原计划开学的局面,教育部发起了“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一时间,“在线教学”成为教师、家长、学生心中“暂代”正常教学的宠儿。然而,这真的是“停课不停学”的全解甚至说正解吗?如果不是,我们该怎样做好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工作呢?借此之际,笔者认为有必要借助《中国电化教育》平台,向社会各界传达“停课不停学”的正确认识与做法。

面对疫情期间学生无法按原计划开学的局面,教育部发起了“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一时间,“在线教学”成为教师、家长、学生心中“暂代”正常教学的宠儿。然而,这真的是“停课不停学”的全解甚至说正解吗?如果不是,我们该怎样做好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工作呢?借此之际,笔者认为有必要借助《中国电化教育》平台,向社会各界传达“停课不停学”的正确认识与做法。

一、如何理解“停课不停学”

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学校纷纷延期开学,导致广大学生无法按原定开学时间到校,接受面对面正规学习。所以,“停”是有时效的,专指原定开学时间到实际开学期间,学校无法正常开课、学生无法入校上学的状态。学生无法入学,自然无法进行面对面集中上课,不过借助多元化媒体工具的支持,可以变学生集中式在校学习为散布式居家学习。这就是“停课不停学”之所谓。

当然,“停课不停学”不是学校、教师放任不管,让学生盲目地自主学习,这无法消除家长、孩子无法上学的忧虑。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在线学习,有些地区特别是部分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根本不具备在线学习的条件。因此我们建议采取全媒体学习生态的思路,综合利用我国现有的多种媒体技术,包括有线/无线电视、网络平台、数字资源、纸媒课本等,支持学生在家开展自主学习、远程上课、作业提交与反馈、个别提问答疑等学习活动。对这种非常态的远程教育模式,我们不妨暂且称之为居家远程教育或居家学习。

二、疫情引发了教育教学哪些变化

居家学习与课堂教学不同,学生的学习环境变了,由学校教室转变为家庭生活或环境;师生关系变了,由零距离强关系变为远距离弱关系;教学组织结构变了,由同场地集中式组织变为不同场地散布式组织;管理方式变了,由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层级管理方式变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扁平化管理方式;信息技术地位变了,由教学辅助手段变为必备基础资源。

要想有效应对这些转变,确保学生居家学习的质量,可以采用全媒体学习生态方案,全覆盖、低成本、高效益地实现上述目标。此次教育部的统筹部署就是这种全媒体学习生态的重大实践举措。

三、如何构建因地制宜的学习架构

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应对此次“停课不停学”的全媒体资源生态,并且通过国家和部分省市网络学习平台(如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省市网络平台)、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4频道等多通道传播,保证师生能够利用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终端接收。这种全媒体学习生态架构,能够照顾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

要知道,教育部如此统筹部署的全媒体学习生态架构,只是为各地区开展远程教学提供自主选择平台和资源的机会,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或活动,必须学习学科知识(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各地区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条件,选用合适的远程教学渠道与资源开展教学即可。不必有“攀比心理”,不顾条件地另外开展平台与资源建设,也要杜绝占用非必要资源,为保障网络稳定流畅运作献力。

当下,已有优秀的全媒体学习生态案例浮出了水面,比如上海市。上海市依托有线电视和IPTV的12个频道播放教学内容(一个频道一个年级),并且提供电脑、手机、平板重复收看,甚至是视频下载的机会,而配套材料也为学生提供了纸质与电子两种版本供选择。很明显,这种方案将全覆盖问题、教学质量问题、网络拥堵问题、眼睛健康问题都考虑到了。无独有偶,江西省也有类似的解决方案:全省中小学生可通过广电网络有线电视、江西IPTV(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在电视机上收看,也可通过“赣教云”平台在电脑、手机和平板上学习,也提供电子教材下载服务。

四、如何做好居家学习

居家学习课程不能照搬往常的课程表,应合理放慢上课节奏,增加防疫知识、健康教育、爱国教育等课程。不同于课堂教学,居家学习的时间不能过长,课时为常规课时的1/2—1/3比较合适,一般情况下,没必要超过20分钟。不过教师授课要“精讲”,特别是用于电视直播的课程。

网络点播、电视重播与在线直播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它们能够为学生提供补学、复习的机会,也是大幅提高居家学习质量的有效保障。当然,教师的指导、答疑也不可或缺。对于只有条件采用电视广播教学的地区,利用即时聊天工具或邮件开展师生互动是一种廉价可行的方式。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监管工作是学习质量的保障,在居家学习中异常重要。无效的或无意义的学习有时比不学习引发的不良后果更严重,比如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态度。除班主任、任课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监管工作外,家长也需要被动员起来,扮演好“学管者”角色,预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无关的事。家庭生活环境成为主要学习场地后,家长也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一个安静的、无人打扰的小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要求,希望教师们具有教育革新的意识,注重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利用技术手段尽量提供适性学习服务。教学设计时,尽量尝试问题化、任务式设计,促成学生学会学习。所以直播、重播不宜占用太多时间,要给学生“留白”来进行自主学习。当然,这也不急于一时,居家远程教育初期,还是要以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为重。

五、居家学习学什么

居家学习要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此外,还需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究竟为什么学习”。不过学生居家学习时,教师无法掌控过多,归根结底,还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鉴于此,笔者建议依次开好三堂课:居家防疫指导课(关注怎么活)、居家学习动员课(关注为什么学)、居家学法指导课(关注怎么学)。其中,居家学习动员课可以借助此次“防疫战”中出现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学习报国、学习强国的热情,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居家学习,就是为当未来的报国者、保卫者做准备。

当然,开展必要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需要强调,学科知识学习仅仅是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应急举措,并非是学校教育的完全替代,不能违反相关规定安排教师超前超限超纲在线教学,不能向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任务。此外,居家学习的内容也不限于此,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都不必排斥。

其实不仅学生,教师、校长、甚至是家长也需要学习几门课或小模块。这方面,笔者建议:教师居家学习如下内容:(1)怎么导学,内容包括编写导学案、选择资源、制作微课等;(2)怎么助学,内容包括辅导答疑、分类辅导、学具使用等;(3)怎么促学,内容包括个别关照、心理辅导、学法指导等;(4)怎么评学,内容包括选用平台、适度命题、数据分析、诊断反馈等。校长居家学习如下内容:(1)知“人情”,即如何用信息化工具掌握师生健康状况;(2)晓“学情”,如何用信息化工具获取学情数据,及时决策与协调;(3)通“心情”,即如何用信息化工具了解师生心理状态,以便及时干预疏导。家长居家学习如下内容:(1)居家防疫与健康生活;(2)亲子互动与学习促进。

六、如何不过度增加学生、家长、教师的负担

不建议电视直播、网络点播、在线授课采取24/7全天候服务。电视直播、网络点播可采用工作日早9晚9服务,在线授课早9晚8服务比较合适。考虑到我国横跨五个时区,服务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实际作息情况适当调整。考虑到初三、高三具有升学压力,非工作日,可适当为他们提供在家学习服务。

学生每天利用电视直播、网络点播、在线授课等形式的居家学习总时长不宜过长,建议小学高年级(三年级以上)不要超过2个小时,中学不要超过3个小时。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不做居家远程教育的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决定。严禁幼儿园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另外,不能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建议充分利用好国家、地方、学校现有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确有需要的,可由教育部门统筹组织少数优秀骨干教师适当新录一些网络课程,作为必要补充。除非必要,不建议教师额外录制课程。

七、“停课不停学”的定位是什么

“停课不停学”不是要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只是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的应急举措,目前主要解决中小学学生“有学上”的迫切需求,对于是否能够满足“上好学”的需求,还需要实际实践来探索与验证。

学校发布延期开学通知后,广大家长十分关心延期开学期间孩子的居家学习问题,有的家长甚至产生了焦虑。由此,教育部发起了“停课不停学”的倡导,希望集中国家和各地区的力量与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所以,要认识到,教育部的此种决策意在为我们提供便利,而不是负担,不要自己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说到底,全民应对此次疫情才是当务之急,各级教育部门开展“停课不停学”时,还是要坚持将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之后才是为学生的各种学习提供便利。当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一类群体——初三与高三的学生,他们即将面临的升学考试关乎他们的未来,容不得马虎。

八、开学后如何做好衔接

“停课不停学”只是应急举措,加上居家学习由于客观条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学习效果会有比较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要防止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

开学后,学校要精准分析学情,认真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针对学生没有精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集中、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巩固,如果有必要,需要重新讲解。鉴于此,各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最好提前做好部分知识重新讲授、甚至“零教学”的预案。

考虑到各地疫情状况不同,建议教育部做好制定“分时段、分区域、分层次”的开学预案准备。不同疫情情况的省市最好不同时间段开学,先区县多点开学后省市开学,先中小学开学,后高等院校开学。这样可以有效地逐步加大人员的流动性。这不可避免地带来的问题是,学校开学后,有些学生无法按时入学上课,特别是湖北籍的学生。各教育局部门以及学校需要及时做好预案。这方面,建议教育局现在就开始着手部署。

九、如何升华这场大规模教育实验的成果

这场不期而来的“战时”居家学习行动乃是世上规模最大的全媒体学习生态建设与应用实验,得益于我国二十余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下的良好基础,也体现了我国政府、企业、学校及民间力量的强大协同能力。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将此实验的优秀成果提炼出来,转化为平时的信息化教育实践与创新动力?为此,笔者建议广大的教育技术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与一线工作者加强沟通与合作,采集数据,积累案例,优化模式;各级教育行政也要注重协调,建设配套机制,表彰先进集体与个人。通过多方努力,促进一场技术融合的、以学为中心的持久性教育变革,为创建美好的未来教育范式注入新元素。

作者介绍:祝智庭: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系统架构与技术标准、信息化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技术使能的智慧教育、面向信息化的教师能力发展、技术文化

朱于国:语文七年级教科书(部编版)编写思路

七年级教材的编写,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

以下简述七年级教材的编写思路。

1.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语文教科书积极发挥育人的独特优势,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融会在教科书各个板块中。

教科书主要从四个方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四是突出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

教科书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以教材选文为主要载体,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教材的选文,既保留了一批经典的传统篇章,又开发了一批适应时代需求、利于学生价值观养成的新篇章。比如:

友善的:《陈太丘与友期行》《驿路梨花》等;

提倡爱岗敬业的:《纪念白求恩》《最苦与最乐》等;

倡导自由平等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老王》等;

歌颂富强、伟大的祖国,激发爱国情怀:《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等。

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统编教材在统编教材基础上,剔除了部分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的篇目,增加了一些朗朗上口、含义更为隽永的经典篇目。选文定位于传统名篇,力求体裁丰富,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教学中强调诵读和熏陶感染,以期为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底子。初中阶段计划选编古诗文123篇/首(包括阅读单元和“课外古诗词诵读”),除课标推荐的61篇/首外,还选入《卖油翁》《〈世说新语〉两则》《狼》《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等62篇古诗文。古诗文篇目数(123篇/首)约占总篇目数(239篇/首)的51%。另外,在“综合性学习”栏目专门设计了一系列“传统文化”类活动,如《有朋自远方来》《家国天下》《人无信不立》《君子和而不同》等。

统编教材坚持在初中学生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拟选入29篇,占全部选文数量的15.1%。这些文章,有的是领袖人物的诗词、文章,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纪念白求恩》《沁园春·雪》《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有些表现了革命战争时期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向往光明、讴歌祖国、怀念故土家园的情怀,如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光未然的《黄河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等;还有一些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行业领军人物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如杨振宁的《邓稼先》、杨利伟的《太空一日》;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作品也选入很多,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等。

统编教材还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主权与海洋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优秀的选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土地的热爱,树立领土和凌海主权意识。如七年级所选的《观沧海》《黄河颂》《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文章,都能在这方面发挥功用。

2.语文素养

课标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为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提供了更高的视野。新教材着力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包括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能力发展等;同时,重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得到提升,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教科书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在教读课文后设置了“积累与拓展”栏目,通过品味语句、积累文笔精华等题目,引导学生一点一滴积累言语材料;写作中专门设置了“文从字顺”“语言简明”等专题,引导学生把握习作语言的基本要求;综合性学习中,设置了“语文生活”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言语素材,拓展语文学习的半径;课后补白系统,将学生的言语经验上升为理性总结,强调学以致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读读写写”栏目,聚焦识字写字,更是夯实学生语言根基的重要板块。

教科书编写把思维能力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七年级教科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专门设立了一个以“联想与想象”为主题的单元(七上第六单元),选取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如安徒生童话作品《皇帝的新装》、郭沫若诗歌《天上的街市》、神话演绎作品《女娲造人》等,并配合阅读单元,设计了写作专题“发挥联想与想象”,其中的一些题目,旨在引导学生畅想未来,自由驰骋想象力。在其他单元中,也选入了一些切合青少年丰富想象的文章,如刘慈欣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等。

除此之外,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培养方面,新编教科书都非常重视,以各种方式做了有针对性地落实。

3.阅读体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当下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读书少,除了课本、教辅很少读课外书。本套教材的阅读部分,以各单元课文的学习为主,辅之以课外篇目推荐、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并在这方面凸显特色,以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

教读是基础,是自读和课外阅读的准备;自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是教读的延伸,是教读课所学语文知识、阅读策略的操练场;课外阅读,包括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又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课外阅读,有的融会在课文学习中,是从课文生发的阅读,包括同主题阅读、同风格阅读、比较阅读等;有的以独立栏目的形式存在,自成系统,拓展古典诗词阅读视野,或构建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在新教材中,课外阅读不是单元教学的附庸,而是整个阅读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精打细磨

新版教科书延续了统编教科书严谨、科学的编写风格,调动各方面力量,精细打磨教材,使新版教科书呈现出崭新的风貌。教材编者、责任编辑严把质量关,从文本选择、导读转撰写、练习拟制、活动设计、插图绘制,到推敲语言、规范注释、统一体例,从宏观到微观,都锱铢必较,不放过任何一个修正完善的机会。比如,每篇课文的注释①,涉及课文出处、作者介绍、文题解释等内容,孰先孰后,教科书编者制定了详细的规范,规定了统一的格式。出处力求最权威注本;作者生卒年、籍贯、评价等,均依据《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权威工具书做注。

编写组还在教育部支持下,充分调动各方面专家学者,参与教材建设。先后参与七年级教材审稿的专家、教研员和教师达200人次。仅古诗文注释一项,就邀请了张联荣、柳士镇、张双棣等数十位古汉语专家把关;编者语言,也专门请教材副主编、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动笔润色修改。

温儒敏:“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首先,让我代表“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编写组,感谢大家采用这套教材。我想介绍一下这套新教材的编写背景。

这套新的教材包括小学和初中两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前面加上三个字“统编本”,全称就是“教育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今年先发行并投入使用的是一年级和七年级。其他年级教材还将陆续投入使用,要逐步取代原来的统编小学与初中的语文教材。以前我们习惯以出版社来简称各个版本教材,比如“统编”“苏教版”“粤教版”,等等,这套新教材,则可以叫“统编本”。

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大都是十多年前出版的,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以后不会再增加新的版本了。原有的几个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统编本”一同投入使用。“统编本”取代了原来统编,占有的使用面比较大,小学约达70%,初中超过70%。其覆盖面还要逐步扩大,成为统编教材。

为什么要编一套“统编本”教材?背景是什么?

这是中央的决定。早在2009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小组就召开过专题会议,讨论教材问题。考虑到实施“一纲多本”之后,虽然调动了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教材的编写出版呈现活跃的局面,但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市场的介入,教材的选择使用往往受经济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选优。另外,就是教材主要由几个出版社组织编写,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加上当时编制的时间紧,评审的机制也不健全,出版社生怕不通过,编得比较仓促,这都影响到教材质量。社会上很关注教材,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某些媒体也拿教材炒作,这也引起中央的注意。鉴于上述情况,又特别考虑到加强意识形态的需要,在2009年的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李长春同志)就指示,要组织编写德育、历史和语文这三科教材,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教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材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刘云山和刘延东、刘奇葆同志就三科教材编写也多次提出要求。2011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三科教材的编写申报,通过评审、推荐、遴选,报中央批准,组建了三科教材的编写团队。语文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作家、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以人教社中语室和小语室为主的编辑。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多了。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请个主编,搭起班子,最多也就用一二年。“统编本”却用了4年,现在还没有编完。因为是“统编本”,上级领导非常关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事也比较复杂,用的时间比较多,但也可以多打磨,编得更加精心一些。

4年来,教材编写经过非常复杂、曲折的程序,从编写大纲、样张,征求意见,大纲送审,到进入编写,广泛征求意见,确定选文,反复讨论和调整体例框架,编写导语、习题,先后集中全组讨论就有十几次,分头开会研讨的次数更不计其数。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严格把关,先后经过14轮评审,包括学科评审(看内容的科学性,适切性)、综合评审(相关学科配合及各学段衔接)、专题评审(重点请外交、测绘等部门审查有关主权、边疆海域问题,以及请相关部门审查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终审(全面落实价值观的情况)这四个环节。还送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并与去年8月直接向中央汇报,又经过一年的修改和试教,终于在2016年6月底的中央宣传思想工作小组会上得于通过,并批准投入使用。

我介绍这个繁复的经过,是说明“统编本”的来由、背景,不是挂名的“统编本”,而实实在在是为了贯彻中央的相关指示,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多年的艰苦打磨,才形成的产品。

教育信息化的十三点热思考与冷批判

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与冷批判

来源:有为装备工作室

01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热土,但这片热土并不是种田人发自内心的渴望和动力劳作的热土。不需从热土上的种田人那里看现实,仅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也已经由官方指出了。

《规划》中说:“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为何没有积极性,这类似于“一号文件”指导下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事。热恋的一头并非教师,而是官方的单相思。有人认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参与者甚众,是教师热爱教育信息化的表现,真是有点单相思的意淫。热闹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只有教师自己明白。尽管木偶在舞台上欢快地跳跃,但那并不是木偶自己的心愿。

纵览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95%以上的学校,到很牛的5%的地方性名校,信息化与当下教育教学有多少真正皮与毛的关系,我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会从心里苦叹:热闹是他们的。如果不自欺欺人而正视现实的话,那么,信息化热闹的背后依然是优良的传统。

02

信息化是这个世界的潮流与趋势,教育信息化只是这股洪流中的溪流。

在所有行业的信息化中,教育信息化是最难的也是最平庸的。这一点也不奇怪,基础教育的复杂性和平庸性决定了它本身就是最难、也是最平庸的行业。复杂与难是因为教育人这件事本身决定的,平庸是因为基础教育和教育的门槛太低决定的,从家教到学校都类似。正是因为这两个层面,才造成了教育信息化的进展艰难和效果不如意,这也从反面深刻说明了信息化对于教育而言,并非如文件所说的那样重要和迫切。

教育信息化最大的成功是时空的改变,但很遗憾,这不是教育独有的,而是信息化本身具有的。时空的改变最为有效的是远程教研、远程互动和在线课堂。它们能在很大层面上提高效率,也可能让人产生飘飘感,觉得优质资源能均衡了。这无非是一种假象罢了,如果是真能实现我们期望的目标,教育已经颠覆了。而事实上它只能是一种补充而已,并不能完全颠覆。看看当下教育与学校的会议、论坛、活动之多,就知道这种信息化时空观下的远程教育并不能取代传统教育。与人性不相符的东西都只能是补充,决定性的还是传统符合人性的方式。

03

课堂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基于企业利益的“资源平台”建设而形成的海量教学资源应用,并不是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大多数情况下恰恰相反。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尤其是作业多,毫不夸张地说,就是这个原因。

从习题、试题、试卷编写到备课,从考试到网络阅卷,如果下载和编写变得容易,如果省却了思考和批判的时间,当然,效率是提高了,但质量未必。技术进步并不一定带来文明进步,这是历史的借鉴。想当年,老师编写一张试卷或一份作业,要刻钢板,要用手推油印。那刻钢板的声音刺耳得让人抓狂,而手推油印试卷则让人无奈苦笑。没有技术支持的作业需要精选,那只有“精”和“简”才行,而有了技术后完全可以“滥”和“多”。如果这也能称为信息化,那么,它最大的功效是增强了应试教学,增大了学生负担,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但它确确实实提高了效率。当然也有少数出众者不是如此。

回望古人,文字精炼到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一幅画面、一段回味无穷的情感,而如今做学问的人,课题、论文、著说,一写就是一大部,却没有几个字经得起推敲。爱因斯坦三千字的论文可获诺贝尔奖,有人出了几十部书却没有一点东西能让人记住。教育信息化到底能让我们得到什么?不得不思考和反省。

04

统揽信息化,只有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美丽异常。

回顾自有“教育信息化”一词以来,衍生出的新名词、新概念、新思想之多,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升级之快有“摩尔定律”推动,另一方面是教育信息化转化之快则有“新名词、新概念”推动。从计算机 CAI开始,一路到今天,教育信息化升级了多少次概念,创造出了多少个新名词。在这一点上,教育信息化真正是将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了。而今天,世界即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时,我们的教育也开始走进智慧教育时代。但遗憾的是,无论是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有革命性的影响也好,无论是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也好,也无论是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也好,到底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有谁能真正说清楚?

来自源头的水清澈与否,来自顶层的设计正确与否,奔向大海的河流自然与否,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结果如果不好,那么有可能是源头有问题;过程如果不美丽,那么有可能是路径选择不对头。教育信息化应该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媾和,教育是道,信息技术是器,教育是内容,信息技术是载体,二者如果能成为皮与毛的关系,如果能成血与肉的关系,那么信息化就“化”成了,反之则是牛头马嘴而已。

05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主体内容是“三通两平台”,一个非常响亮和好听的词语,真正体现出删繁就简的功夫与水平。然而,细细推敲里面的问题,在金玉其外的表皮之后,似乎也不全是金玉其中。

“校校通”指的路,是从外面的世界连通校园的网络宽带,是一个硬件技术问题。“班班通”指的内容,是指从课堂内获取外面的网络资源的过程,包含两个层面的整合,一是通的技术(技术硬件),二是通的内容(资源软件)。“人人通”指的是技术,是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个网络空间。隐含的也是两层意思,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应用。

“三通”指明了方向,也指出了路径。但是“两平台”就大有可疑了。所谓管理平台与资源平台的分法,割裂了真实情境。误导那些不懂教育的企业,粗制滥造忽悠学校与教育。把管理的人工流程简单地转换成网络流程,这不是管理平台,只不过换个方式增加麻烦和提升效率而已。把教育教学资源企业化制造放在平台上,这不过是工业化生产产品堆放在仓库里,这是仓库管理不是资源平台。

管理的数据如果是用电脑登记把手工纸质过程转化成电脑数字过程,把邮差传递方式转化成邮件传送方式,这不是教育信息化,这是换个手段记帐,本质没有变化。该造假还造假,该糊弄依然糊弄。只不过是信息化的物质会带来效率的提升而已,与教育无关。这是技术进步的一贯作用,用不着“教育信息化”这个词来烘托。管理(应用)的对象是资源(内容),资源(内容)的流通靠管理(应用),二者无法分离而独立存在。真正的平台不是记帐生成数据,而工作流程再造、驱动管理进程,生成有效数据。不可做假、无法做假,不能糊弄、不需糊弄。管理平台与资源平台,从概念提法上或许有道理,但不懂教育的企业和不懂技术的教育,往往会被不知不觉地误导。

06

信息化的方向从上到下,从世界到中国,没有错、不会错、不可能错。同样,教育信息化也如此。但是教育信息化的路径对不对、错不错,就值得商量了。回顾教育信息化启动到今天,为什么不尽人意,投入了无数的钱财却收获了一大堆鸡毛。我的观点不是方向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路径错了。

一是投入路径有问题。财政永远都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是教育胃口大不是财政缺钱,而是投入机制与事业发展不合拍。关于这一点,信息化进程的表现最为显著。信息化最大的特征是“连通”,从而不产生信息孤岛,而“连通”最大的要求是同步走,不要产生“数字鸿沟”。可是我们的投入机制是有一点钱先配备一部分学校,再有点钱就再配备下一批学校。当先行的学校已经淘汰了已经配备的技术与设备时,后行的学校还没有看见过先行学校的东西。这种机制不是缩小“数字鸿沟”而是加大,这种方式不是信息化方式,而是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方式。

二是管理路径有问题。教育为了体现其公益性和本性,特别强化“教育以学生为本”,这本没有错,但却忘记了、也不敢说学校应该以“教师为本”。当教师成为信息化的阻力和天花板时,当教研部门成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天花板时,学生为本只能成为空谈,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决胜力,所以国家提出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水平,但遗憾的是仅有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仅有考核也是远远不够的。

三是应用路径有问题。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到“两平台”的全面应用,都只是工具的使用而已。这种工具技术的应用经常忘却了内容与人。强调“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突出和注重技术与技能,而不是学科性的内容与规律、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电子白板好课评比”成就了许多美名,却耽误了很多教育。信息化与数字技术应用中反教育、反科学、反文明的东西,经常被误解为先进的技术应用。就是因我们只看到了技术,忘却了内容与人。

投入如果不是以拥有资产为理念,而是只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管理如果在真正懂得信息化前提下的,把传统管理思维转换成互联网思维,即客户思维和共享思维;应用如果时刻不忘并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学科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那么,信息化的路径就走正确了。在这一问题上,光听专家讲技术不行,光服从领导命令不行,光依赖教育自身不行。教育信息化必须综合解决,即教育引领,市场机制,校企合作,内生动力。

07

信息化的本质追求是变革,是对现状或传统的颠覆式革命,如果做不到,就不是信息化,而只是一以贯之的技术进步与应用。信息化最具颠覆的变革是微信、淘宝、支付宝等技术的应用,变革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商业方式、金融方式和工业生产方式等。

那么,教育信息化呢?前些日子在现场听一位大学校长说,从来没有搞清楚学校到底有多少学生,每一个部门报上来的数据都不相同。 从当下铺天盖地的智慧校园建设内容来看,增强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和加大教育教学容量成为了主流。原本传统的课前、课中、课后被数字化到了平台上,其教育教学方式本质上没有一点进步和变化。如果只增强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负面影响和负担成本,让学生更累了,让家长更焦虑了,让小矛盾更容易激化了,那么,这不是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追求要忘记信息化,恰如淘宝不会教我们,恰如微信不需要培训用户。推出一个又一个教育信息化的文件,从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再到智慧什么的,都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做表面文章,搞不好只会南辕北辙。回归教育的本性与本质,去追求教育的进步与发展,让技术及其应用留给“用户”,让信息技术的应用“视而不见,用而不知”,让“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教育信息化或许才是正道。

08

一提到教育信息化,大家立刻条件反射出“三通两平台”建设。但是,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三通两平台”的目标追求是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许多区域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把目标只停留在此,把目光只聚焦于此,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三通两平台”只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的基础设施,学科教育教学变革和人才培养创新,才是“三通两平台”最终要追求的目标。

因此,教育信息化要“化”到学科教育教学中去。这个“化”就是“互联网+”的思维与方法。“互联网+”,“+”什么?就是+人(师生)、+物(仪器设备与技术)、+学科(课标与教材),从而重构课程。从国家课程到校本课程,都要通过“互联网+”实现课程创新与变革,因课程创新与变革实现教育教学创新与变革。“+”的含义不是数量叠加,而是“生长、生成、生化”的过程,恰如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相加生个孩子,它产生的不仅是三个人,而是由此生成、生长、生化出的个人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这才是“互联网+”的要义和推动课程重构的要义。

强化、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育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度整合,重构与创新课程建设,这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当下非常奇怪的现象是,从网上下载和上传资源(课件)被认为是信息化,而数字技术、传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理科实验教学过程,图形计算器、数学教学软件应用于数学课堂等,却被无知者甚至一些“知名校长”用“考试不考”而拒绝。这种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真是让人抓狂而恨不得痛扁他一顿。但你又能奈何?

09

企业忽悠教育,老板忽悠领导,专家忽悠教师,教师忽悠自己,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典型病症。“忽悠”虽有贬义,却没有什么大错。企业要创新,老板要赚钱,专家要地位,教师要发展,但是,大家都应该做个明白人、清醒人和自觉人。如果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就不要去教导他人,如果没有可靠的实践经验来证伪,就不要轻易肯定和上马。

举两个忽悠的例子。在一个区域智慧教育综合解决方案里,企业提出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软硬件一体个性化教学系统”“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请问这几个系统到底是什么关系,谁在用,如何用?在另一个区域智慧教育综合解决方案里有“网络备课系统”“网络互动教研系统”“同频互动教学支持平台”,请问这三者又是什么关系,难道没有一点瞎编乱造的味道吗?还有一个管理平台是这样的:大数据挖掘分析系统,教育决策系统和教育应用监管系统。是不是忽悠只好读者你自己判断了。

为什么要说“忽悠”二字而不怕得罪天下,是因为基础教育信息化不同于经济与金融领域的信息化,也不同于公安与广电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企业精通技术不精通教育,它要么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做服务教育的教育信息化产品,要么是沉浸在自己的技术中,自以为那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如果是前者,那么是在增强应试教学;如果是后者,那么往往是不知所云,有时甚至瞎编乱造甚至是反教育。特别是有些企业特别会用“有来头”的一套一套政策新词轰炸,听的人经常不自觉地落在了“皇帝的新装”陷阱中,只好听得一愣一坑地认可了。教育不懂技术,一是被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信息与速度颠覆了认知,一是被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催得心慌,急急忙忙要发展追进步。无论是谁,教育信息化都共有两个常态化的小感冒需要引起注意,一是 被“BAT” 的形态与思维俘虏,陷在“网络”里走不出来了;二是总是被“平台”“资源”这两个概念束缚,经常不自觉地画地为牢。

教育信息化的特质是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现实的问题,化解教育中的难题,即我们通常说的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用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但这些话好讲却不好做。而要做好必须重新审视教育,从教育本质与规律的角度去寻找技术,而不是等技术来寻找教育。教育信息化最好的参照是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最好的路径是“工业4.0”。当教育信息化有一天弄懂了医疗信息化和“工业4.0”,教育信息化才算走上正路。

10

教育信息化要弄清平台、技术、内容三个词语的涵义与定义,否则就会思维混乱。平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规则与机制,本质是管理与应用规则与机制的技术重构,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标志。技术是软件和硬件整合而成的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方法与路径,本质上这才叫资源;内容是课标、教材和学生,本质是教育与教学过程与内涵。

有一个非常熟悉的例子可以用来比喻和解读这三个词语,就是高速公路体系。高速公路是真正的平台,它可跑奔驰豪车,也可以跑桑塔纳代步车,可以跑客车也可以跑货车。它有一整套的规则和机制,能让每一辆车遵循规则行驶,每一辆车都能通过高速公路实现目标,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在承载所有通行汽车时,高速公路每天能生成行车的大数据。汽车是技术,它是一种硬件与软件整合的技术,形成一种应用方式,同时又是一种资源形态。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车,有适合自己的应用方式(速度、载物、驾驶),但又要遵守通用的规则,它是通用性的技术又是个性化的技术,这是资源的典型特征。内容则是每个出行人,是去远方的目的地和出行时的心情心境。这个比喻不一定科学,但却非常好理解。

高速公路体系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教育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和框架结构示意图。平台、技术(资源)和内容三个方面如何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架构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思维。平台具备通用规范性、开放标准性和专业体系性,有完整的结构与体系,它更是一种“机制”的体现。技术(资源)更具备学科专业性、科技先进性和策略特色性。而内容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基础性和人本性。再强调一遍,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信息化,虽然信息化的内容非常宽泛,那些与其他行业比较是通用型的非常容易好,如校园安防监控。但教育与教学的内容,就不那么容易了。只有懂教育与懂技术的企业,和懂技术与懂教育的教育,双方融洽地合作,才有可能真正打造出优质的教育信息化事业。

除此之外,教育信息化缺两个最基础的数据元或元信息确立,这就是教育的数据词典和词典定义,或者说是教育信息化的教育信息标准词典和教育数据标准。因为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基因”,没有基因就不能遗传和生长(共享、共用),没有基因也就不能转基因。信息技术的标准做了许多,也有不少标准委员会之类的,可惜的是好像没有多少企业和多少地方的教育知晓、懂得和执行。

11

信息化的字面意思是信息要“化”,而“化”的意思是生长、生成、生态。信息技术应用过程生成数据,数据承载信息成为一个DNA分子,数据能行走、能共享和共用。这个过程是一个生态化过程,即数据的生成和数据的共享共用,都需要一个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就是管理平台与资源平台的融合,就是同一个活动体系内的不同属性的工作者,形成的多方信息对称系统和协同工作系统。

举个例子,教育装备工作是一项集“政策法规、专业技术、学校管理、教学应用”等诸多内容融合的专业性事务,如何建立一个教育装备的专业平台来实现教育装备的信息化呢?这个平台应该能把财政预算与计划编制、政府采购与合同管理、质量管理与履约验收、教学应用与运维服务等工作机制(法规、制度、技术、策略的综合),通过信息系统再造流程,建立起学校、企业和装备部门三方信息对称的管理生态和协同工作的环境,运用检测设备、规范标准、队伍建设等资源,整合形成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能驱动三方协同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工作,生成具有法律性的数据(不可随意更改),通过平台上流通的数据可以追溯源头和当事人的责任;通过平台统计分析技术可以智能统计、分析、挖掘数据和应用数据,服务决策、审计和绩效评价,通过数据监控实现运维服务,推动教学应用,保障“装备项目与设备”的生命周期。

教育信息化覆盖面甚广,但有许多所谓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并不是教育专属,所以比较好做。而教育教学专属的往往比较艰难,这也是热点视野和现实难点。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和实现路径在哪里呢?教育与学校场景内,百分之八十的人做的百分之八十的事,是教育教学,是学科性的教育教学,是课堂内的事,是师生的事。如此不断的聚焦和不断的演义,教育信息化从哪里切入和立足就不难准确把握。很遗憾的是,不懂教育的企业在忽悠教育时,也让教育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时候,经常不自觉地忘记了初心。

12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人工智能等等,不要一看到这些新名词就激动、被忽悠,教育信息化远没有科技进步那样值得欢呼的速度与质量,至少三年内不会有什么价值的教育大数据真正体现,数据就是数据,更不会有什么区块链在教育上的应用。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或许会快一些,但依然不会有多大的覆盖面和价值,恰如“三通两平台”不会创造奇迹一样,其投入与效益依然是反差巨大。基础教育泰山般的基础性、稳定性和人本性,决定了它不能被信息化和科技进步随便和轻易推动。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否定教育信息化呢?不是。我还是强调教育信息化更重要的一面,更应该重视的一面,更需要强化的一面,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整合,即学科教育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它是教育信息化最核心、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举例来说,基于数学应用软件与图形计算器等技术,在数学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革命。基于数字技术、传感技术和应用软件在理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理科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思维的进步。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深度变革学习方式和激励自主学习的好路径。基于数字技术、传感技术在艺术教育的应用,是真正面向未来培养学生审美、创意、创作素养与能力的有效手段和课程创新要求。基于传感物联技术在体育、后勤、食堂中的应用,是真正构建大数据的基础和对教育有革命性影响的基础。这是数据的生成真正源头,也是教育信息化之信息的源头,更是教育教学的根本所在,也是“互联网+”的革命性形态。它是推动教育教学变革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真正力量。如果说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有“革命性”的影响,那么这个“革命性影响”在此。

我们讲教育信息化和理解教育信息化,太过强调了“平台”的作用,不太正确的理解了“资源”的概念,大量的投入方向偏离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尤其是最近热闹起来的所谓智慧教育,已经到了需要“冰水”浇头体验清醒的时候了。

13

回顾教育信息化,从起步到今天大概已经有十五年以上的历史了,十五年来投入多少人民币,产出了多少效益,沉没了多少成本,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也没有办法说清楚。这是中国式管理的一大特色更是教育的一大特色,因为没有纳税人意识,没有人对纳税人负责。因为教育从来没有成本意识,也从不来没有纳税人教育,因而教育出来的人如果不做企业家,就一生都缺乏成本意识和纳税人意识。前些年腐败盛行时有言论,腐败与浪费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种议论现在已经没有了,但这种意识和潜意识恐怕依然存在。

区域教育要做好教育信息化,必须要强化“规划与设计”“方案与技术”和“应用与服务”三个意识,可以说这是教育信息化三维架构思维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策略与方法。之所以要提出这个三维架构思维与方法,或三个意识,其核心在于如果我们有成本、质量和责任三个意识,来监督我们的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那么,一些现状与现实中的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这个问题似乎与教育信息化本身无关,是一个教育的问题,但是,正因为是教育的问题,才是教育信息化的问题。

规划在前设计在后,因为教育信息化已经发展十五年以上的历史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已经形成,没有规划与设计二个步骤就一定会想当然和被忽悠。通用的“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只是一个方向,具体的教育信息化平台要梳理清晰和立足现实、现状、面向未来,审慎的进行规划与设计。方案与技术要具体,要能清晰准确的说清功能实现和技术路径,不能用一大堆空话和一张设备清单列表,让领导与教师云里雾里不敢说话。应用与服务要明白,要从上层建筑的“生产关系”自适应下层“生产力”的进步。当下的现状与现实是,当推动一线教育教学应用时,往往是上层管理的落后,制约了应用的水平与质量提升。这一点真的不敢恭维现实与现状。只有我们深刻明白教育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是谁、是哪些,才能有助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吴心田:谈语文教育的六个新理念

作者简介:吴心田,男,1937年生,1958年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任高中语文教师近4年。任中学语文教研员34年。曾任淄博市教研室主任,现任山东省教研室教研员,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语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语组组长。中学特级教师,山东省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主持了山东省“四步骤多课型单元教学”、“以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等大型教改实验。主编、编著《语文学习大全》《实用通假字典》等16种读物,发表语文教学研究论文100多篇。

从1997年至今五年多来,在全国范围展开了一场语文教育大讨论, 参加讨论的远远超出了语文界内部。这场大讨论对于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无疑是极大的促进。2001年7月, 教育部适时地颁布了代替过去语文教学大纲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 (据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2年年底即将颁布) ,这个“语文课标”,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 总结了五年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积极成果, 吸纳了正确的观点和意见, 澄清了一些违背语文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模糊认识, 提出了一些崭新的理念, 从一定意义上说, 为全国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将会逐步将全国的语文教育引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标”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表述澄清了大讨论中对语文教育性质与地位的模糊认识, 把争论最激烈的人文性论与工具性论之争统一起来, 这一新的理念, 解决了关于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

关于工具性问题,20 世纪50 年代末, 全国范围的极左思潮影响到语文教育, 从60 年代初开始在语文界展开了一场关于语文课是上成政治课、文学课、还是上成语文课的讨论, 最后, 语文界的三位泰斗, 也就是后来大家称之为“ 三老” 的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张志公先生挂出了“免战牌”, 主张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或文学课, 应该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这种观点很快在全国达成了共识, 因而确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基本性质, 认为语文学科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即当时的口号“ 加强双基教学”) , 切实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 掌握语文这个工具, 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因而, 从6 0 年代初至“文革” 以前, 教育部几次颁布“语文教学大纲”都把工具性定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对此,“三老”都曾有文章和讲话进行阐述, 另一位前辈语文教育专家、全国中语会会长、建国以来一直参加和主持语文教材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国正先生曾说:“语文教学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收获, 就是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到了“ 文革”时期, 语文教育又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 否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语文课本不成语文教材, 语文课大量学习当时的报刊文章, 学生写作也是写极左的“大字报”,语文课基本上成了政治课, 整个语文教育乱了套。“文革” 结束后,1978年教育部拨乱反正, 重新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 重又确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性质, 使语文学科恢复了“语文”的本来面目, 语文教学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综上所述, 本人认为, 从60 年代开始, 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为工具性, 从时代背景看, 应该说是正确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的积极意义。近年来, 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 有人一概否定工具性, 说“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定为工具性是历史性的错误”、“ 工具性把语文教学引上了死胡同”,这种观点无视历史的特定时代因素, 不作实事求是的历史分析,起码是有失偏颇。对此, 最近新的“语文课标”重新肯定了工具性, 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且在新编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 中专门编人了一篇课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者叶蜚声、徐通锵)。从新的“语文课标”到新编语文教材, 澄清了全盘否定语文工具性的模糊认识。

关于人文性问题,在最近这一场大讨论中, 有些人提出“人文性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认为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 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 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本人认为, 这种新的观点具有时代的积极意义。本来这种观点在“大讨论”的开始是表述为“语文教学不应忽视文教育,应该加强人文性”,后来发展到有些人走向极端,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进而全盘否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应该肯定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文性。后来对人文性极端化的认识, 在部分教师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曾一时形成了“ 人文至上”、“文学至上”的思潮, 似乎“人文” “文学”是语文教育的一切, 由此而漠视、淡化甚至排斥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培养读、写、听、说语文能力, 致使有些“语文”课成了缺乏“ 语文” 因素的不伦不类的课,以致有人质疑“这是语文课吗?”

新的“语文课标”即肯定了以前的工具性, 又吸纳了人文性的新观点, 把二者统一起来, 在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人认为, 这一新的理念, 即继承了文教育应该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打好语文基础这一传统的正确观念, 又反映了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固有的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的新的时代观念,同时, 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执一端的片面认识。应该说, 这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一关键间题的解决, 为语文教育端正了方向, 把语文教育指向了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关于“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的形成与发展。”并在第二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是建国以来历次“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提到的最新的语文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确立了语文教育的“己任”。

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以前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提法, 基本上是三个方面, 即:“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后来又加上“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开拓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 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等等内容。由此看来, 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不是一元的, 而是多元的, 除了纯语文的因素之外, 还有思想品德因素、思维因素、人文因素、审美因素、个性人格因素、乃至非智力因素,等等。

对此, 张志公先生曾在文汇报发表文章, 提出了“语文教育任务应有主有次相辅相成”的“主次观”。在近期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综合性”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 语文教育理应兼顾各个方面, 一种认为语文教育不能负载任务太多, 而背离语文学科的个性特点, 于是提出了“语文学科能包打天下吗?”的质疑。

新的“语文课标”正是基于以上两种不同意见的思考, 根据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 从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出发, 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新的理念, 以此定位为语文教育的“己任”,这就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语文课标”在阐释培养语文素养这一理念时, 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本人认为, 这就是对“语文素养”内容的基本界定, 这就是语文教育个性的、基本的、主要的任务, 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淡化、漠视、忽略, 甚至排斥了这些内容, 就是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以上内容就是语文教育全部或唯一务, 这正如“语文课标”所指出的: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毕竟是整个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毕竟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新时代建设人才的总任务, 确定语文学科的任务不能背离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应该把“语文”自身的“己任”与相关的内容融合在一起, 使之和谐的统一在教学中, 使“己任”与“相关”、“主体”与“ 边缘”相辅相成的辩证法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中。

三、关于“以人为本” 和“ 以学生为主体”

“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 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教学中不但以学生为对象, 而且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 使之成为学习的主炭。过去几十年的语文教学, 基本模式是“教师讲析为主”,本人认为, 这种教学模式是中学语文教学在指导思想和教法体系上的重大失误。它的直接表现形式是, 在课堂上教师无视学生的存在, 不管学生的接受状况, 不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而只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析, 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是违背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特点, 无法完成语文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目的任务;二是违背了新的教育思想, 它无视学生的存在, 排除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抹煞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它违背了中学基础教育的特点, 把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套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 的教学模式, 是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缺乏兴趣和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板滞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 广大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 试图以增加课内阅读、提问、讨论或做各种练习等加以改革, 然而遗憾的是, 这些做法只是少数, 甚至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点缀” 而流于形式化、表面化, 而不是从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上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主体”,不只是个教学方法问题, 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这种思想和理念符合当今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潮, 从一定意义上说, 也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基本目的, 这种新的理念应该在当今新世纪的语文教学中建立起来, 应该在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中深人人心, 应该作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使之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当然, 这样说, 绝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作用, 更不意味着一概排斥教师的讲析。新的“语文课标”对此特别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的第一条指出“ 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从两个方面作了具体阐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段话即指明了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又提醒我们注意万不可因此而忽视甚至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应发挥的作用, 这正是辩证法在新的教学理念中的体现。

四、关于“ 培养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语文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 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本人认为, 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并且要在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是从学生方面说应该培养创新精神, 这两个方面是相关相连相辅相成的。应该承认, 过去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比较陈旧的封闭状态, 缺乏勃勃生机,缺乏活力, 因而, 语文教学不仅受到学生的质疑, 也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现在, 时代进入了新世纪, 语文教学呼唤创新, 教材需要创新, 教学渠道和教学环境需要创新,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需要创新, 教学手段需要创新, 等等。总之,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 必须创新, 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 以改革创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当然, 语文教学的创新, 应似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应以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特点及语文教学的月的任务的正确理解为前提, 语文教学的创新也不意味着对语文教学客观规律和优良传统的否定, 这正如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钟启泉教授所指出的“当我们考虑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时候,不能否定一切,我们要关注传统, 面向未来。真正的发展必然包含了继承。”这段话启示我们, 要面向未来, 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 同时对一些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优良传统应该继承下来, 对此给予辩证的理解, 有利于我们在改革创新中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前进。

创新精神对于每个学生乃至一个人的终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说来,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而缺乏创新精神的人可能没大出息, 这一点已经为无数事例所证明。语文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重要地位, 应该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例如: 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精神的教学环境, 要启发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 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春法, 等于展开联想和想象, 问题的答案应该启发和鼓励学生首先通过思考尽量自己回答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对于学生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应该予以点燃而不是无视、抹煞甚至扑灭, 凡此等等, 语文教学应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全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应该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去的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 由于受旧教育思想的影响, 有束缚学生思维的弊端, 长期以来, 使一部分学生的思维陷于四个误区, 即僵滞思维、定式思维、狭窄思维、肤浅思维, 这些思维误区, 影响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上述思维误区, 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发展思维、创新思维、扩展思维、深化思维, 还应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重视培养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注意既要培养理性思维, 又要培养形象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理念, 应该引起重视。

五、关于“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新的“语文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二条提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其中主要提出了三点: 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三是“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语文教育理应体现自身的特点, 如果忽视或者背离了这些特点, 可以说就有可能走偏方向。过去的语文教学有忽视“人文内涵”的弊端, 在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又有忽视“实践性很强”和“汉语言文字特点”的倾向, 应该说这都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都是不当的。可能正是因为如此, 新的“语文课标”才把“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作为一条基本理念提出来,以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关于“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此, 除了本文第一部分的有关阐述之外, 应该注意到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体现在若干方面, 例如: 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文化性, 具有很强的审美性, 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还具有一定的人格性和社会性, 从教材内容看, 可以说涉及到字、词、句、篇, 语、修、逻、文, 政、科、史、地, 古、今、中、外, 真可谓凡“人文范畴”,无所不包。正因为如此, 语文教学不可能是只学语言文字和培养语文能力, 它不可避免地要学习人文知识, 培养人文精神, 陶冶人文情操, 提高人文修养, 因而, 在整个语文教育中, 应该把这些丰富的人文内涵, 融合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中, 使学生自然地不间断地受到人文因素的熏陶感染, 在经常的积累和感悟中增强人文修养。

关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标”指出: 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标”还在“教学建议”部分特别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本人联想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 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教师改, 教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吕叔湘先生在谈语文教学时也曾说过:“如果要追问两者(讲和练)之间的关系, 恐怕只能说讲是为练服务, 不能说练是为讲服务。”(按: 着重号是作者加的)张志公先生也曾在《说“练”》一文中指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 熟能生巧。” “ 总括起来说, 练口、练耳、练眼、练手,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具有较高的敏感, 对运用语言有熟练的技能。敏感和技能结合起来, 就是说, 能够自然的、迅速的辨出语言的正、误、善、恶, 能够纯熟的、从容的读书、作文。”刘国正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作文中学习作文, 从说话中学习说话。”这是我们国家现当代几位语文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内容之一, 这些思想就体现着“实践性很强”这一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 他们都主张语文教育要重视训练, 重视实践。本人认为, 对此, 不能仅仅看成是个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应该看成是一种教育思想, 这种教育思想是符合语文教育客观规律的。在近几年语文教育大讨论中, 有一种观点对“实践”和“训练”不作客观的具体分析, 而一概漠视、排斥语文实践, 否定语文训练, 这是有所偏颇和不当的。当然,过去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为了迎考而大量做练习题, 或者在课堂上不间断地一问一答等现象, 那是不对的, 应该纠正, 但是不能因此就对语文实践和训练予以否定。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靠讲是讲不出语文能力的。”语文能力只能通过实践和训练才能获得。可能正因为对实践与训练有不同观点,新的“语文课标”才把“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理念强调出来, 一方面澄清模糊认识, 一方面作为提醒引起大家的注意。(据悉, 即将颁布的“高中语文课标”在“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中的第二条就提出要“构建注重应用的语文课程”)关于“要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大家知道,汉语是表意文字而不是表音文字, 汉语言文字的表意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而且汉语文字具有一定的形象性, 因而, 学习汉语自然地与思维联系起来, 自然地与感悟内容联系起来。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 这些都是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提出来的, 应该引起注意。同时我想, 我国语文教育的许多成功经验, 如多读、多写、多背诵、多积累、多感悟、多温习等等, 也是由我国语文与外语不同的自身特点所积累的优良传统, 对此应该继承下来并不断地补充发展, 不可放弃。

六、关于“ 积极侗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和“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过去的语文教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不够, 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交流、互动也很差, 教学趋于表面化, 缺乏探究, 这些弊端比较普遍地存在着, 这些问题已经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语文课标”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其实, 这种学习方式已经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 他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析很少, 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学、讨论、质疑、争辩、探究, 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互动性很强。我想, 我们既然承认“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 营造学生自主活动的氛围, 尽量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尽量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自己去写作, 自己去思考, 自己去感悟, 自己去理解, 自己去探究, 并让学生互动起来多交流、多讨论, 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作用, 本人以为, 有些国家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缺乏教师指导的近于完全失控的自由化状态并不可取, 起码说这并不符合我国国情。作为教学活动, 本身就包括师生两个方面, 甚至还应包括教材方面, 教师应该负有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组织教学、对学生启发引导、开拓学生思路、解答学生疑难等责任, 忽视甚至放弃教师责任的教学不是科学的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师— 生— 教材三位一体”的和谐的教学状态。由此我想到魏书生老师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 其精髓就在于“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实行民主教学和科学教学”,他曾经对我说过一句名言: “其实我也没有多大本事, 就是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乐学、主动学、会学。” 这就道出了他语文教改成功经验的真啼。当前语文教学需要对旧的教学模式、方式方法进行改革, 呼唤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使语文教学在这种新的理念指导下, 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语文课标”还针对过去语文教学封闭性和缺乏活力的弊端,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新的理念。语文教学应该与时俱进, 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例如教学渠道应该打破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 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和领域, 可以到阅览室去上课, 到多媒体教室去上课, 可以到生活中去体验, 到社会上去调查, 实施大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要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据悉即将颁布的“高中语文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要使学生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适应新时代社会各种实际需要的表达能力”、“能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新的“高中语文课标”还在课程结构中除必修课外设计了多种选修课, 供学生选学,这就向语文教学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增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活力。

总之, 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的, 应植根于现代社会,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应提高效率, 充满活力。我们相信, 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必将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有新的变革和发展。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

本文搜集与网络  作者:天津市第一百中學 王桐生

近百年的现代学校语文教育效果不佳,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没有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教学必须研究这个特点,并依此制定策略与实施。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地讲,主要有六个: 继续阅读“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